南丹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行动
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效促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质增效,根据《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办公室、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活动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办发〔2018〕2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自治区十一届纪委四次全会、市四届纪委四次全会、县十四次党代会第二次年会和县十四届纪委三次全会部署和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县委“三区二城一县”战略,加强纪律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力促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活动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行动提质年活动,促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党风政风进一步净化,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100%,全县政务环境进一步提升;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发挥县监察委员会职能作用,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群众对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服从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1.精心组织学习宣传。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2018年全县理论学习安排,列入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内容,纳入“三会一课”课程和党支部日常学习内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及河池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专题学、研讨学、讲授学,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强理论大众化宣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及河池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组织领导、专家学者持续开展理论大众化宣讲活动,通过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的方式,推进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全县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3.加强理论教育培训。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培训,发挥好党校、行政学校等主渠道作用,组织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或集中轮训,并列入2018年各类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在工作实践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突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突出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着力解决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初心缺失、使命感不强、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以直抵人心的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性教育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那地革命烈士纪念塔等红色革命资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恪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推动巡视整改和巡察工作
1.完善巡察机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的意见(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巡察机构人员编制,优化巡察人员配备,规范县委巡察机构建设。(牵头单位:县编办;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
2.推动巡视巡察整改落实。落实《自治区党委巡视成果运用办法》,强化对巡视整改工作的领导,重点就自治区党委第三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以及全县各轮巡察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快查快办巡视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开展巡视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检查巡视巡察整改情况,及时深入地发现问题,追查责任,形成震慑,对于消极整改甚至欺上瞒下、拒不整改的,严肃问责。[牵头单位:县委巡察办;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委、县委组织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乡镇党委]
3.完成年度巡察任务。聚焦巡察工作全面覆盖要求,年内统筹安排2轮专项巡察,完成县委届内巡察任务20%的工作。突出“关键少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突出对扶贫领域的巡察,完成3个民族乡镇巡察全覆盖,推动巡察向少数民族地区延伸。[牵头单位:县委巡察办;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委、县委组织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乡镇党委]
4.探索创新巡察机制。探索开展“联动式”“交叉式”“机动式”巡察,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探索把巡察的触角延伸到村屯、到单位二层机构的工作机制,明确对乡镇的巡察要延伸到村(社区),对县直单位的巡察要延伸到所属二层机构,把全县11个乡镇151个行政村、68个县直单位及其所属二层机构纳入巡察范围,填补基层监督的空白。[牵头单位:县委巡察办;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委、县委组织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乡镇党委]
5.加强巡察制度建设。建章立制,制定《南丹县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南丹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南丹县委巡察组工作规则》等相关制度,强化巡察制度的贯彻执行。[牵头单位:县委巡察办;责任单位:县委办、县纪委监察委、县委组织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乡镇党委]
(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注重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实施“六大行动”、脱贫攻坚等工作成效好,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深入研究新时代对干部专业化的新要求,加强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重点培训一批年轻干部,通过外出培训等方式培训一批选调生,选派一批干部到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急难险重岗位挂职锻炼。加强对干部的日常跟踪了解,健全完善干部信息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重点储备一批熟悉现代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金融等方面工作的人才。统筹抓好“四类”干部队伍建设,着眼我县未来5至10年领导班子专业化建设需要,研究加强“四类”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办法。深入实施“青苗人才工程”,加大公务员(选调生)招录力度,向急需专业倾斜、向乡镇基层倾斜。加强干部队伍分析研判,建立日常研判干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干部综合表现情况分析数据库,掌握干部一贯表现,探索建立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模型管理机制,坚持依事择人,加强专业化配备。(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编办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发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县委、政府抓人才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建立组织部长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抓人才工作专项述职机制,构建人才工作运行新格局。贯彻落实改革政策配套文件精神,积极引进人才,在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优势企事业单位设置特聘专家岗位,开展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评选活动,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强化人才梯队储备和个性化培养,提升人才支撑保障能力。(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编办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3.健全完善奖惩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队伍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建立南丹县领导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合理划定容错纠错界限,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委、县人社局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继续以“党建+”为抓手,扎实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积极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易地搬迁、实施项目建设、推进教育扶贫、深化感恩教育、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社会治理上建功立业,增强党建推动发展的能力。以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政治觉悟和引领脱贫能力为重点,实施“头雁计划”,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向贫困村党组织倾斜,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建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组织开展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集中整治攻坚,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指导“两新”党建“四个一”工程,以“五联五促”为抓手,持续深化拓展“党旗领航+”主题活动,凝聚力量推进脱贫攻坚。谋划实施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行动,分领域研究制定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标准,着力建强基层党支部。实施基层党建全域示范创建工程,着力培育打造一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基层党建工作典型,发挥示范效应,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统战部、县直工委、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身份及分布特点,深化党员分类式、精细化管理,分门别类采取差异化措施,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化管理。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强化发展党员流程管理。继续深化“党建先锋在路上”APP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整合用好教育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在线学习平台。强化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领导干部上党课和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坚持“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增强党内活动吸引力。采取送课上门、“一个人的党课”等灵活的形式,妥善安排好年老体弱、长期患病、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直工委、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3.从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持续强化县委常委分片联系指导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推动“一岗双责”责任有效落实。加强党建工作“两随机”常态化督查,强化结果运用,确保考核“指挥棒”作用有效发挥。(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直工委、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1.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以上率下,督促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以身作则,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完善长效机制,注重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以钉钉子精神在坚持、巩固、深化上继续做好文章。创新监督手段,持续发力整治明目张胆顶风违纪和花样翻新、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检查,坚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经常性工作,开展上下联动、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检查,巩固“四风”整治成果,紧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法定节假日,开展“四风”问题明察暗访,对发现问题和线索迅速核查,一经核实,及时曝光。从严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用好“四种形态”,把纪律挺在前面,实现严管和厚爱的互相结合,使批评教育、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实事求是用好第二、三、四种形态,层层设防,步步拦截。(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委;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扎实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党政同审和全覆盖,探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承包经营农村土地问题专项清理,着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从严贯彻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认真做好抽查核实工作。进一步落实干部管理监督责任,把履行这方面责任情况,作为述职述廉、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干部考察、谈心谈话的重要内容,督促领导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敢抓敢管,勇于监督。(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委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3.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加大力度精简审批事项,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和河池市的要求,进一步取消和优化行政审批事项。持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对全县现有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出台《南丹县保留为行政审批必要条件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管理,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必须进驻政务中心办理,不在本县行政许可事项目录中的事项一律不能实施,并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动态管理。深入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实行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结合实际,完成乡镇“四所合一”机构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的编制工作。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加强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强化部门监管意识。(牵头单位:县编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4.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优化各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进一步加大审批部门对进驻窗口授权力度,加强推进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继续保持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公开。大力推送投资限额以上公共资源项目到南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河池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集中交易和统一监管,加强对投资限额以下公共资源项目的监管。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强解读回应,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全面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务服务环境。(牵头单位:县政务办;责任单位:县编办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七)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1.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始终紧盯“三类人”,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做到“老虎”露头就打,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的行为。把惩治“蝇贪”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坚决查处涉黑腐败,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加大对基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惩处力度,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实效取信于民,做到“苍蝇”乱飞也要拍,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委;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2018年至2020年全县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排查、移送、查处机制,完善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开展扶贫工作目标责任制、监管责任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加强信访举报平台建设,加快案件线索排查梳理,加大村务、组务等各类公开工作,对扶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发现问题不整改的严肃问责、及时通报。对扶贫领域虚报数字、雁过拔毛、优亲厚友、贪污挪用等问题线索快查快处、严查严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委;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3.扎实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切实按照中央、自治区、河池市确定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认真组织实施推进融合、建章立制、深化延伸等工作,依法依规办理相关人员交流调配。持续压紧压实各党委的主体责任,县委书记主动履职担责,自觉当好“施工队长”,纪委负起专责,具体抓好改革试点各项工作的落实;纪委、组织部、编办、检察院等有关部门、机关要加强协作配合,加强人员融合、工作磨合、教育培训,加快完善工作流程,建立统一决策、一体化运行的执纪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实现执纪审查和依法调查有序对接、相互贯通,构建一个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委;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编办、县人民检察院)
4.严格落实审查调查责任。巩固拓展“两个责任”落实成果,以责任清单形式压实各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形成上下贯通、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对有案不查、压案不办、瞒案不报的倒查追究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责任。按照“四种形态”要求,严把初步审核、立案调查、执纪审理等关键环节,抓早抓小、严查快办、寸步不让,用纪律管住不拘小节的“大多数”,突出纪律审查的权威性,严厉惩处顶风违纪的“极少数”。(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委;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八)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1.深度推进标本兼治。开展“法规制度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南丹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清单》,强化约谈、公开述职评议、动态考核考评,紧抓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约谈制度和防控机制,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纠正。强化协同联动,推行一年两例会制度,县纪委监察委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例会,专题研究分析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建立约谈制度,由县纪委约谈问题和线索较多但查处不力的乡镇党委、纪委书记;建立通报制度,全面推行报告曝光制度,在南丹纪检监察网开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栏,定期曝光典型案例;建立督办制度,对县乡两级重点问题和典型案件挂牌督办。加快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完善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协作配合机制。(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委;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加强县纪委监察委对各派驻(派出)机构和乡镇纪委的领导,提速“三转”建设,压实监督责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监督、执纪、问责的“刀刃”上。强化机关内设机构整合优化,机构设置、人员配置逐步向办案和监督工作倾斜;对纪委监察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认真清理,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大力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带案下访、登门探访等“三访”活动,拓宽群众诉求渠道。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各类业务知识培训,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党建工作,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行为,层层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制度,带头贯彻执行党章、宪法和党的纪律规定,坚决防止“灯下黑”,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委;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3.强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发挥报纸、电视、电台、网站、新兴媒体等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展播一批廉政公益广告、微电影、漫画等廉政文化作品,加强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继续开展“勤廉榜样”宣传活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纪律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宪法作为党校、行政学校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必修课。深化廉政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南丹特色、主题鲜明、效果明显的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加强涉腐涉纪舆情监测、分析和研判,提高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强化警示教育,凡查结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一律在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开展警示教育,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分类化、全覆盖。(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委;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4.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着重监督全县领导班子完善和落实议事规则、决策程序,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看班子是否有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良好环境,看一把手是否存在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等问题,看干部是否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按照规则办事、按照集体意志办事,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从严抓好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做到有制度必须执行、执行必须严格、违反制度必须严查,不能“缩水”、不能“放水”、不能使制度成为“稻草人”。(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委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工作要求
各牵头单位要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以表格形式分解细化到各季度,落实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具体责任人,并将细化后的表格于2018年6月5日前交到南丹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纪委),各乡镇、各单位要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并于2018年6月5日前将工作方案(原件)交到县纪委。
南丹县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行动
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行动,巩固发展南丹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根据《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办公室、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活动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办发〔2018〕2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战略部署,河池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1234”工作思路,以及南丹县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二次年会提出的“一主线、二巩固、三深化、四突破、五创建”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织牢民生安全保障网络,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推进平安南丹、法治南丹、文明南丹、和谐南丹建设,为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活动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持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入推进平安南丹、法治南丹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攻坚年”活动,扎实推进“雪亮工程”、综治中心规范化和社区网格化建设,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完成年度教育、卫生等相关指标任务,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固在98%以上,城镇新增就业0.139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四个意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广播电视、党报党刊、官方网站等主流媒体建设和创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大力弘扬河池精神,全面传递南丹声音。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深入开展清理政治类有害信息、网络谣言、色情信息,违规登载新闻等专项行动,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国安办、县防范和处理邪教办、县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文广新体局、县教育局及其他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南丹发展新篇章的全过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牢“四个自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实抓好,继承老区光荣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提升全县人民推动振兴发展的精气神。(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文广新体局、县教育局、县妇联、团县委,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发展,努力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教育各项改革举措,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6%。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工程,推进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实施教师队伍提质增量工程,全面推行违反师德“一票否决”,扩大幼儿园教师、义务教育紧缺学科、高中新课改对应学科教师培养规模。实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大力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工作,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妇联、县科协,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以打造“洞天酒海名酒文化城、黔桂走廊国家园林城,南国丹城·避暑胜地特色旅游名县”为统领,着力推进“文化+”行动计划,建设中国白裤瑶文化基地、南丹六寨莫氏土司文化和吾隘那地罗氏土司文化基地,深挖白裤瑶文化、土司文化、丹泉酒文化,培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品牌;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南丹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完善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村通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体惠民工程建设,着力抓好“两馆一站”以及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体育馆免费开放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支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主题文艺演出和“文化进万家、欢乐下基层”等送文化下乡活动;继续举办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和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推进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常态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体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民宗局、团县委,各乡镇党委、政府)
(五)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加快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农民工创业园和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各类人群多渠道就业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新增就业0.139万人以上。全面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有序。(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工信局、县工商质监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加快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推进“互联网+”社会保险工作,完善职工医疗“双保险”制度,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养老金发放率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全面完成社会保险工作扩面征缴目标任务。落实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八个衔接”工作,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加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服务,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妇联、县残联、县扶贫办,各乡镇党委、政府)
(七)深入推进健康南丹建设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健康扶贫,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的要求,开展大病分类救治和贫困家庭签约服务工作。继续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传承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扎实开展传染病、慢性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工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继续扎实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改革。(牵头单位:县卫计委;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食药监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地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推动重大课题调研成果采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构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群团改革,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牵头单位:县委办、县人大办、政协办;责任单位:县委统战部、县人武部、县总工会、县工商联、县妇联、团县委、县民政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九)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1.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按照“三新三整治”思路和措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进平安南丹建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巩固团结和谐的社会局面。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和社区网格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牵头单位:县综治办;责任单位:县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扎实开展扫黑除恶、禁毒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神剑”、“飓风”、“打四害治四乱”专项行动,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实施“雪亮工程”。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禁毒办、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县市政管理局、县综合执法局、县文广新体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全力开展群众信访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牵头单位:县信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4.深入推进法治南丹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全县各级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社区矫正中心试点、司法扶贫等法律服务惠民工程建设,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牵头单位:县司法局;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5.全面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度,维护依法用地采矿秩序,全县年度土地卫片执法监督检查中违法占用耕地比例控制在15%以下。(牵头单位:县国土局;责任单位:县矿办、县综合执法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农经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6.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生产、交通运输、食品药品、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牵头单位:县安监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食药监局、县交通局、县运管局、县工信局、县铁路护路办、县市政管理局、县综合执法局、县农业局、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卫计委、县教育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南丹县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行动
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推动全县经济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走出一条新常态下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道路,实现全县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为主线,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生态城乡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质量保持全区全市前列。2018年,确保全县单位GDP、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污染物减排完成自治区及河池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以上,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达到70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90%,城市建成区无劣五类及黑臭水体;2018年底前完成南丹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2018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投资1370万元(中央资金1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70万元),完成治理岩溶面积48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5.05平方公里。完成植树造林2.2万亩。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1.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一是深入实施《广西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大力推进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全县各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为园区项目引进和建设提供承载平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南方公司年产3万吨锡冶炼等项目。二是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引导重点企业主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履行环评审批程序,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严控“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项目。三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导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根据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和组织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强对企业及园区进行指导,积极组织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争创绿色制造示范单位。(牵头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环保局、河池·南丹工业园区管委会、县龙马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党委、政府)
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是突出抓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加快培育形成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能够辐射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每个产业创建1个以上可借鉴、可复制、可辐射带动2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的示范基地。重点打造长寿·生态·富硒产业高效示范基地。二是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的目标,不断增加示范区的数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循环农业,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到2018年末,开展1个以上(含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或田园综合体建设,力争新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59个,其中县级示范区5个,乡级示范园10个,村级示范点44个。同时,巩固提升已获认定的示范区(园),不断提高示范区发展质量效益,推动示范区晋位升级,引导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转型升级为自治区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六统一”的要求,打响“绿色长寿养生”农产品品牌,重点抓好“三品一标”建设,制定每个产业标准化生产方案。2018年,农业“三品一标”新认证产品达到20个。四是推进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创建1个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强化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全县创建各级林业示范区4个以上,累计建成3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以加快南丹全域旅游发展为重点,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力争实现全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12.9万人次,同比增长31%以上,旅游总消费37亿元,同比增长36.5%以上。旅游投资总额36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年内力争创建1个国家A级景区、1个以上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1个以上星级汽车旅游营地、1家四星级或三星级旅游酒店。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抓好南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旅游综合体、丹泉小镇、温泉养生度假区(二期)、丹炉山等景区景点建设,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7.8亿元。(牵头单位:县旅游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民政局、县文广新体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深入推进“美丽南丹·宜居乡村”建设
1.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自治区、河池市统一部署,开展乡村产业发展、基层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重点开展县域和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工业、旅游、健康、生态产业五大工程,打造南丹县拳头产业。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实施交通、水利、城镇、能源、信息网络、园区六大工程,围绕镇镇通二级路和村村通硬化路实施一批项目,“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能力,实施公共教育、卫生服务、文化体育、社会服务、就业服务五大工程,增加公共服务资源。
2.推动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以自治区级村镇建设试点为带动,整体推进村镇建设,年内基本完成芒场镇自治区百镇示范建设和中堡苗族乡、八圩瑶族乡2个自治区少数民族乡试点建设,完成罗富镇板劳村纳见屯和芒场镇者麻村者昂屯2个自治区乡土特色示范点建设,大力推进六寨镇自治区百镇示范建设。全面完成河池市下达的村庄公共照明和农村改厨改厕改圈任务。扎实推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大厂、罗富2座镇级污水处理厂,推进全县已建成1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终端项目正常运营,实现我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乡村办、县爱卫办、县能源办、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市政管理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大力推进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专项活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小额扶贫信贷资金,不断扩大融资来源,推进“三民”专项活动,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村产业治理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推动形成良好的乡风、村风、民风,加快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步伐。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成果,扎实开展“清洁乡村”再提升活动,开展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分阶段、多层次地对各乡镇、公路和铁路沿线、旅游景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进行排查,集中开展综合整治,确保环境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牵头单位:县乡村办,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局、县人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政管理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加快宜居城市建设
1.稳步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大县城战略,完善县城基层设施和公共配套,推动产业、人口向县城聚集,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宜居城市创建,宜居城市指数达到70以上,推动撤县改市,全面落实农村人口市民化政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严厉打击“两违”行为,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人性化、精细化、网格化。(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市政管理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工信局,县综合执法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1.严格整改国家、自治区环境保护督察督办的突出环境问题。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重点围绕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7个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协调联动,全力整改查处,每月调度整改进展,定期开展督查,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验收一个、公开一个。2018年重点推进废弃砒霜厂冶炼遗址治理工作,确保完成1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并销号,剩余1个突出环境问题按照整改计划有序推进。同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其他环境问题,及时消除苗头隐患。(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安监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综合执法局、县市政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环境信息发布,尝试通过新兴形式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拓宽环保知识宣传渠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央、自治区、河池市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选择一批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完善环境违法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体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1.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大辖区内各类工业烟气污染深度治理力度,加快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和黄标车淘汰工作,完成2018年淘汰任务。以县城区大气污染物源解析为支撑,加大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力度,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城市道路及施工工地扬尘等关键环节,加强县城区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力度,力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低于70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综合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市政管理局、县工商质监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抓好水污染防治。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河池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要求和决策部署,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目标。扎实做好国家、自治区和河池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年度各项工作,完成2017年专项资金项目建设,推进“一盘棋”规划发展,不断改善农村区域水环境质量。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城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以上。(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水务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
3.抓好土壤污染防治。配合做好建设国家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相关工作,充分利用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实施关闭企业污染场地风险防范及治理项目、砒霜厂遗址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和刁江流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妥善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加大项目实施监管力度,不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通报。按照“水土共治”原则和思路,科学谋划2018年项目实施计划及先行区建设相关工作,确保完成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4.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开展植树造林工程,扎实推进珠防林、退耕还林、造林补贴等重点生态造林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成植树造林2.2万亩,义务植树50万株。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步伐,实施林业植被建设工程、草食畜牧业发展工程、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工程等,2018年完成中央及自治区投资800万元以上,完成治理岩溶面积48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5.05平方公里。(牵头单位:县林业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1.切实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全面落实好领导干部任期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南丹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县委、县政府以及各乡镇党委、政府每季度至少研究1次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环境保护部门每半年向本级党委、政府报告辖区内的环境质量状况,提高主动预防生态环境风险意识和成效。(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政府)
2.抓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乡镇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普查。加强协同合作,强化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现有统计、监测和各专项调查的相关资料,借鉴和采纳有关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成果,扎实抓好南丹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确保2018年底完成普查工作。(牵头单位:县环保局、县统计局,责任单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3.强化日常环境监管执法。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厉查处各种环境违法问题,全面完成各项环境监测工作任务,加强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推进环保公安环境执法联动,深入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和工业园区的重点污染企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减排项目的现场检查、巡查力度,综合运用环境司法、排污许可、信息公开等制度,对偷拍偷放、数据造假、屡查屡犯企业依法严肃查处,杜绝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确保环境安全。(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南丹县实施精准脱贫攻坚行动
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坚决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根据《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办公室、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活动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办发〔2018〕2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和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1234”总体工作思路以及“六大行动”的部署,南丹县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二次年会提出的“一主线、二巩固、三深化、四突破、五创建”工作思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重点环节精准发力,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推动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取得实效,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全力打好年度脱贫攻坚战。
二、总体目标
巩固整县脱贫摘帽成果,坚定攻坚决胜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务实为民,力戒形式主义,年内完成1684贫困人口、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计划任务,确保脱贫质量。保持对已脱贫的建档立卡人口政策支持的延续性,持续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聚焦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补齐工作短板,强化支撑保障,加大政策支持,为确保到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压紧压实攻坚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1.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质量脱贫、有序脱贫、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原则和“两上两下一微调”程序,认真制定2018年脱贫计划,并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到村、到户。督促指导各乡镇制定2018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做到目标落实、责任明确、推进有序,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强化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资金整合、督促落实、检查考核作用,实化细化相关政策措施,保持对脱贫攻坚的高压态势。
3.压实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全方位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发挥好乡镇党委政府整体谋划、组织推进、具体实施和监督指导的作用,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协调推进行业部门履职尽责,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各方协作,精准到户,责任到人的领导体制。
4.压实乡村的实施责任。深入指导乡、村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相关规划和方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上级脱贫攻坚政策在基层不走样、不变样。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本辖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确保按照脱贫摘帽标准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压实村“两委”责任,按照脱贫摘帽标准切实抓好本村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主动与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共同完成本村脱贫攻坚任务。
5.压实后盾单位的帮扶责任。县直和驻县中直区直市直各单位作为行业扶贫和帮扶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业扶贫和本单位帮扶工作负总责。强化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作为本村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对本村脱贫摘帽工作负主要责任,推动完善扶贫规划、协调落实项目资金、着力解决具体问题。强化帮扶干部宣传落实帮扶政策责任,对“一帮一联”“一户一册一卡”工作负主要责任。推动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细化产业、就业、就学、就医等帮扶措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提高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满意度。
6.严格考核验收评估。严格按照脱贫摘帽程序、标准,指导各乡镇对贫困户、贫困村开展脱贫摘帽认定和审核,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保证脱贫质量效果。按照程序、标准对各乡镇已审核公示的贫困村脱贫摘帽进行复核审定,对贫困村脱贫摘帽进行县级初审,确保以高质量的脱贫成效通过国家和自治区考核评估。扎实开展乡镇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等工作,严把质量关,确保扶贫成效经得起各级检查和历史检验。
责任领导:莫晓明、梁彩艳
责 任 人:莫洪东、韦永芳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综合协调专责小组、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保障专责小组、县第一书
记办,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加大扶贫产业发展力度,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1.持续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调整完善“十大百万”产业年度发展目标任务,2018年完成新种补植补造核桃3.7万亩;新种“三特”水果1万亩;新种油茶1.5万亩;新增糖料蔗种植0.2万亩;新增桑园0.1万亩;完成板栗低产改造0.5万亩;新增肉牛肉羊0.27万头(只);新增香猪(含黑土猪)0.46万头;新增淡水生态养殖0.64万亩;新增建设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1.1万亩等年度目标任务。围绕“核桃、红阳猕猴桃、生态米、食用菌、糖料蔗、烟叶、瑶鸡、瑶乡黑猪、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林业”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选择产业确保贫困户种得出,卖得好价钱。重点抓好“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贫困户+贫困户”等五大模式,带动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入股等方式增加收入。指导47个贫困村规划实施1个以上特色支柱产业,全县47个贫困村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几品”的产业发展格局,确保每个贫困村特色产业覆盖80%以上的贫困户。
2.加快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县级“5+2”扶贫产业牵头单位打造1个以上(含1个)高效标准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不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产业影响力。2018年全县新增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个以上,研究制定1个以上农产品行业品牌标准,创建1个以上南丹农业公共品牌。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品牌创建培训班。完善巴平米、六龙茶、猕猴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新增“溪谷源记”富硒米、“瑶佬根”猕猴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和协作机制,强化追溯系统应用推广,每个贫困村当年预脱贫贫困户参与率30%以上,推进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加大“十大百万”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整合财政涉农专项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提高示范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抓好特色产品销售推广。加大对广西天赈牧业公司、广西中科群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河池市六龙茶业有限公司、南丹县瑶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广西大发牧业公司、南丹县旭升农业有限公司等本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增强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的能力,做大做强“5+2”扶贫产业。同时引导它们大力发展富硒米、六龙茶、巴平米、长角辣椒等南丹特色农产品的绿色农产品加工,推动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责任领导:龙照国、梁彩艳
责 任 人:杨 洁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产业开发专责小组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林业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扶贫办、县供销社、县文广新体局、县国投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抓移民后续发展,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安居乐业
1.落实“三就”,解决搬迁贫困户后顾之忧。统筹好迁出地和迁入地教育、就业创业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切实做好就业、就学和就医三项基本民生工作,确保搬迁贫困户子女就读有学校、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看病有医院,保障搬迁贫困户稳定脱贫、同步小康。
(1)落实就业。各乡镇、各帮扶单位、人社部门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对接协作,各乡镇负责提供搬迁贫困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对已经实现就业创业的搬迁贫困户,要摸清就业创业地点、从事行业、薪酬待遇、创业项目、带动就业情况,搞好跟踪服务;对未开展就业创业的搬迁贫困户,要掌握就业意愿、创业意愿、培训需求、输出意愿等,全面精准掌握就业需求;整合县级人社、扶贫、农业等部门培训资金,对尚未就业人员开展劳动技能、岗前、创业等培训,实现每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对就业困难的移民搬迁群众纳入就业援助范畴,开发城镇乡村环卫、行政事业单位保洁、移民小区安保等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形成就业需求台账、岗位供给台账、培训台账、跟踪服务四本工作台账体系。县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要组织各乡镇、人社部门建立易地扶贫搬迁户家庭就业创业情况台账和就业帮扶台账。
(2)落实就学。根据搬迁贫困户迁入规模,合理调整优化安置点周边学校及幼儿园师资力量配备,满足就读需求。在原有学校不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及时规划扩建或新建移民子女学校,按比例配齐配强师资力量。抓好县五小、六小、里湖王尚片区幼儿园、小学的新建,八圩中心小学、瑶寨小学扩建工作。落实就学补助政策,搬迁贫困户子女就读公办幼儿园或经教育部门批准备案的私立幼儿园,免除教育保教费。搬迁贫困户子女就读县内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免除学(杂)费、享受国家助学金。
(3)落实就医。各项目涉及乡镇要建立搬迁贫困户健康信息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做好搬迁贫困户城乡居民医保上缴代缴工作,确保搬迁贫困户的参合率达100%。根据集中安置点规模,如不能满足就近就医条件的,同步规划建设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标准配备医疗办公场地、科室设置、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建立搬迁贫困户就医绿色通道,提供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服务。对建档立卡的搬迁贫困户因病就医时根据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政策降低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对常年外出务工的参保搬迁贫困户,按转诊比例进行报销。
2.创建“三园”,安置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创建特色农业扶贫产业园。因地制宜发展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见效快的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等特色农林产业。以里湖、八圩两个集中安置点为中心,半径25公里的区域内选择适当的土地,采取政府投资、企业(合作社、能人)经营、搬迁户入股分红的模式创建扶贫产业农业园,发展成为农、旅、文、科、教高度融合的现代化农村田园综合体。扶贫产业园项目既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又可以让贫困户进入园区务工增加收入和享受分红,还可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让搬迁户承包扶贫产业园的土地进行统一经营。
(2)创建移民创业园。一是新建农贸市场、加油站、停车场、自驾车营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利用县各安置小区商铺、农贸市场,安排一定的铺面给有一定经营意识和能力的搬迁贫困户,主要以低租金方式为搬迁户提供生活必需品经营场所,扶持移民从事农副产品营销、餐饮、家政、仓储、配送等服务业。二是积极探索“社区+工厂”的“平利模式”。将就业创业、招商引资和移民搬迁有机“捆绑”,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移民搬迁社区,将八圩社区广场安置点移民安置房一楼架空层以免租金或低租金方式出租给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生产企业,为留守妇女、搬迁群众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完善社区造血功能,支持鼓励安置。
(3)创建白裤瑶文化传承产业园。在里湖王尚片区、瑶寨片区安置点布局,生产经营白裤瑶族服饰、银饰、传统乐器、手工艺品、土特产,展示白裤瑶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陀螺文化、斗鸟文化等。充分利用瑶寨片区厚重的白裤瑶人文资源,打造白瑶裤民族“发祥地”,通过对白裤瑶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增强人们对白裤瑶民族文化的感性认知,丰富白裤瑶文化产业走廊的文化内涵,成为展示白裤瑶形象之窗。
3.建立“三所”,保障搬迁人员各得其所。各安置点建设和完善经营场所、服务场所和农耕场所,让搬迁贫困户居住习惯、生活方便、就业安心、幸福快乐。
(1)建立搬迁贫困户农耕场所。在瑶寨片区流转20亩、八圩社区片区流转100亩、里湖王尚流转130亩土地开办“微田园”等农耕场所,按照“无偿耕种 3 年,搬迁贫困户户均 0.1亩”的标准,安排给搬迁贫困户作为“微菜园”耕作,解决其日常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和菜篮子问题。按搬迁贫困户建立菜园子分配花名册,并签订流转协议,严禁出现摞荒或无序耕种现象。
(2)建立集中安置点服务场所。根据搬迁贫困户规模。在各安置点建设相应标准的“一场一中心四窗口”,即在集中安置点上建设文化小广场和老乡家园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设立人社、公安、民政、卫计等服务窗口,文化活动广场环境清洁整齐,中心标牌醒目、制度完善、人员落实、服务正常,让搬迁贫困户诉求事项件件有人管,事事有着落。
(3)建立集中安置点资产经营管理场所。在集中安置点建设资产资源管理经营场所,实施配套设施资产变股权、搬迁对象变股民模式。由县城投公司负责安置点公共门面、停车场、农贸市场等资产、资源进行日常监管和收益金分配,由相关部门组织搬迁贫困户推选出移民代表,组建移民理事会,由移民理事会推选安置点经营管理专业合作社,由安置点经营管理专业合作社对所得收益按股分红给搬迁贫困户。
责任领导:莫晓明、梁彩艳
责 任 人:胡质祥、卢自优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移民搬迁专责小组、县移民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信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文广新体局、县旅游局、县商务局、县水电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对照验收标准,全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按照脱贫摘帽标准,从水、电、路、房、网络等方面逐项检查对照,建立项目清单。实施第一、第二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扫尾工作,全面实施2018年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向上做好扶贫政策对接和项目申报争取工作,力争更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在我县落地,全力推进贫困村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稳固住房改造工作。
2.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探索实施模式,提高建设效率。对有明确时限、明确资金来源的项目,缩短项目前期工作时限,迅速推进实施。涉及2018年第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在4月底前全部入库,5月份前要全面开工建设;对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2个月内开工率达到60%以上;3个月内要全部动工建设,8月底前完成全部项目任务工程量的50%以上;11月底前完成所有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
3.强化项目实施监测。建立精准台账,掌握基础数据,适时监控掌握全县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预脱贫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准确掌握项目进度情况。定期对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督查指导,实行重大项目挂牌督办。
责任领导:梁彩艳
责 任 人:莫洪东、卢开颜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基础设施专责小组
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文广新体局、县水利局、县移民局、县工信局、县水电公司、中国电信南丹分公司、中国移动南丹分公司、中国联通南丹分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
(五)夯实基本保障,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加大转移就业工作力度。深入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尤其是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和培训意愿等情况,建立帮扶台账。根据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愿望、要求,多方收集企业用工信息,为贫困对象搭建转移就业对接平台,拓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增加其劳务收入。
2.做好教育扶智工作。精准落实教育扶贫优惠政策,做好应助尽助,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落实各项资助普惠政策。让适龄儿童少年均能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每个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每个贫困家庭不因学返贫。实施“全面改薄”,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基本办学和生活条件。实施教育精准脱贫专项招生计划,确保有就读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均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3.完善保险救助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爱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同等情况下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人员提高5%、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等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落实大病分类救治和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列入大病集中救治的贫困患者救治率达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60周岁以上参保老年人100%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4.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按照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家庭和人员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对脱贫攻坚的兜底作用,力争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600元。
5.抓好生态补偿工作。实施好、管理好、兑现好全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以及自治区生态扶贫资金,全额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实行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两结合,确保补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切实引导退耕农户脱贫致富。建立健全护林员有偿管护制度,继续落实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继续做好护林员选聘和续聘,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
责任领导:唐 焰、梁彩艳
责 任 人:吴华菊、覃昌国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公共服务专责小组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卫计委、县林业局、县残联、县科技局、县扶贫办、县公安局、县环保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
1.加强部门联动。围绕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达到3万元、2020年达到5万元”目标,充分发挥组织、农业、发改、民政、财政、国土、商务、工商、扶贫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现有定点帮扶平台和机制,多渠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2.找准发展路径。推行“党支部+”“村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村党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探索“资源型”“产业型”“股份合作型”等新路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开辟多种通道,确保2016年和2017年已脱贫贫困村、2018年预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
3.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资金、人才支持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良好条件。统筹整合相关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每个贫困村有5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先锋模范作用,设立村民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责任领导:饶 尹
责 任 人:李运江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商务局、县工商质监局,各帮扶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七)做细做实基础性工作,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度
1.建立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围绕“贫困发生率低于2%,错退率低于2%,漏评率低于2%,群众满意度高于90%”的工作目标,以“三率一度”全面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度。强化对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及时将新发生和返贫的贫困人口纳入建档立卡,更新致贫、返贫农户信息,全面监控贫困现象发展动态。精准分类施策,核实脱贫成效,提升脱贫攻坚实效。高标准开展“双认定”,对达到脱贫标准线、稳定实现“八有一超”的按程序退出,把脱贫质量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
2.规范帮扶手册填写。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责任落实,让广大帮扶干部熟悉掌握《帮扶手册》填写规范,确保按规范要求完整填写,提高贫困户资产状况、帮扶需求、家庭收入、帮扶成效等情况佐证力度,做到不漏项、不错项,客观真实反映帮扶过程、帮扶成效。
3.加强档案资料管理。严格按照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归档要求做好档案整理、归档和利用,确保扶贫档案、《帮扶手册》、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与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的信息相一致。进一步完善2016年已脱贫摘帽的贫困户、贫困村,按县、乡、村、户四级档案整理;2017年已脱贫摘帽的贫困户、贫困村,按县、乡、村、户四级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归档。
4.完善扶贫精准信息。充分发挥扶贫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切实提高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及时录入和更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逐步探索扶贫信息系统开放兼容模式,打破扶贫档案信息孤岛,实现各有关部门共建共享。
责任领导:莫晓明、梁彩艳
责 任 人:莫洪东、罗万才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综合协调专责小组、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住建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移民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卫计委、县档案局、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丹调查队,各乡镇党委、政府
(八)拓展帮扶协作广度深度,切实增强扶贫协作实效
1.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扶贫,创新打造“千企助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升级版,重点组织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开展定点扶持贫困村工作,实施一村一企“村企共建”活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责任领导:莫晓明、龙照国、梁彩艳
责 任 人:莫洪东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县工商联、县农业局、县投资促进局、县人社局、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卫计委、县旅游局,各帮扶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九)强化资金管理,全力做好脱贫攻坚资金保障
2.全面落实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预算对扶贫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河池市财政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向南丹;县本级财政按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20%增列扶贫预算;督促严格按照规定比例落实本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
3.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投入扶贫。县本级财政2018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可统筹部分50%以上要用于扶贫开发;加强对结余资金统筹使用。按照清理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中可统筹部分的5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减少财政扶贫资金沉淀和闲置。
4.加快财政扶贫资金预算执行进度。按照“安全”“高效”的原则,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扶贫资金使用的拨付、结算等环节的相关程序,提升资金拨付速度。强化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制度,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5.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风险管控。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强化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高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严格执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引导全社会参与扶贫资金监督工作,使扶贫资金的使用更加公开透明。
6.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加强贷款监管和跟踪,对贷款发放使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管,防止转存转贷、挪用等问题的发生。落实足额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机制,确保风险补偿资金不得低于发放贷款额度的10%,保证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责任领导:龙照国
责 任 人:劳冬玲、田卓略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资金政策专责小组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金融办、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审计局、县工商联、中国人民银行南丹县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丹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南丹县支行、南丹农村信用社、县国税局、县地税局
(十)提高督查质量,加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
1.主动接受监督。督促各乡镇根据下达目标任务,向县委、县人民政府递交2018年精准脱贫摘帽承诺书,主动接受监督。
2.转变督查方式。把督查与指导相结合,结合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等,开展专项督导。加强对各乡镇工作指导,针对脱贫摘帽短板,逐一研究对策,集中力量攻坚;对预脱贫摘帽村的9个贫困村,组织各有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切实解决脱贫摘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提高督查质量。结合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参照自治区“四合一”考核和国家第三方评估、省际交叉检查考核的方法内容,开展全面、深入的督查,以问题为导向,以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和省际交叉检查为目标,年内自行组织开展2至3次综合性督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时严格整改。充分运用督查结果,把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严格执行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的脱贫攻坚“两个办法、三项制度”,加大问责力度,以严厉的责任追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
4.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对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监督从严要求不够等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对影响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的突出问题,对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迅速纠正,坚决整改。用1年左右时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将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持续推进。
责任领导:卢文华、饶 尹
责 任 人:莫洪东、韦永芳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保障专责小组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直工委、县绩效办、县第一书记办
(十一)加大教育宣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1.强化干部业务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加强扶贫政策法规和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对“一户一册一卡”和脱贫认定验收相关表格填写规范的培训。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强化对广大干部尤其是贫困村第一书记及帮扶干部、扶贫工作人员的思想、政策、业务能力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执行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2.抓好扶贫典型宣传和思想引导。积极培育扶贫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扶贫开发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振信心,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锡都南丹、南丹电视台、南丹社会科学杂志等开辟专栏专题,宣传扶贫典型。
3.深化开展对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抓好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群众认识到扶贫带来的实惠,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围绕感恩主题,创作一批小品、歌曲、舞蹈、微电影、山歌、彩调等形式的文艺作品,让感恩观念深入人心。
4.强化脱贫攻坚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加强脱贫攻坚新闻的策划,邀请中央和自治区级媒体采访报道南丹脱贫攻坚工作。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工作亮点、工作成效。定期组织记者到各乡镇蹲点开展扶贫新闻报道活动,推出一批有深度的系列报道。
责任领导:唐 焰
责 任 人:苏宏流、谭善亓
牵头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宣传专责小组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综合协调专责小组、县扶贫办、县文广新体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南丹县2018年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
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完成2018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根据《中共河池市委员会、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活动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办发〔2018〕2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河池市第四次党代会及南丹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234”总体工作思路和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的部署要求,以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发展基础为中心,统筹推进交通、水利、城乡、社会事业、贫困村和能源等六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2018年全县基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7.25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2.92亿元,水利基础设施0.91亿元,城乡建设基础设施17.47亿元,社会事业基础设施10.1亿元,贫困村基础设施2.95亿元,能源基础设施2.9亿元。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以完善基础交通网为重点,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改善路网结构和路况水平。年内计划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92亿元。开工建设里湖岜地至芒场磨岩三级水泥路改建工程、罗富至同贡三级公路、六寨至巴定三级路等项目;加快推进荔波瑶山至南丹、南丹吾隘至东兰两个续建二级公路项目工程建设;配合推进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重点抓好荔波瑶山至南丹城关二级公路绕城路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公路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征地拆迁办、县住建局、县林业局,涉及乡镇人民政府)
(二)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新机遇,大力推进重点水源、农村水利、防洪减灾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年内重点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共10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148万元。
1.重点水源工程。加快推进南丹县火幕水库供水续建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深入开展南丹天生桥水库扩容工程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推进南丹县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67万元,巩固提升受益人口1.5673万人。
3.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桂北贫困地区(河池)特色农业节水灌溉项目、2017年南丹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第一、第二、第三批、竞争立项项目,建设特色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426万元,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3553万亩。
4.抗旱应急供水工程。完成里湖抗旱应急供水项目建设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55万元,进一步加强里湖乡抗旱减灾能力。
5.防洪减灾工程。开工建设四山山洪沟治理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0万元。(牵头单位:县水利局;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涉及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规划编制,扎实推进一批重点城乡项目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2018年重点实施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共39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任务174728万元。
1.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城区小街小巷二期、铜江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国家园林县城巩固提升工程、惠灵路、新和路、牛角路、城区道路亮化等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9350万元;加快推进南丹县城区水厂改造及管网扩建工程、县自来水公司棚户区改造、丹泉文化旅游创业园等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0300万元;计划竣工平安大道建设、中兴东路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等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991万元;开展城西片区与城北片区连接道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牵头单位:县市政管理局、住建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局、县征地拆迁办、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公司,涉及乡镇人民政府)
2.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罗富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大厂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里湖乡怀里村国家传统家园保护工程等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000万元;建成月里、六寨、芒场、吾隘4个镇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487万元。(牵头单位:县市政管理局、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水务公司,大厂镇人民政府、月里镇人民政府、六寨镇人民政府、芒场镇人民政府、罗富镇人民政府、里湖瑶族乡人民政府)
3.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以建设生态环保型园区为目标,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园区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的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平台。开工建设南方公司环厂道路,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00万元。(牵头单位:河池·南丹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安监局、县环保局,车河镇人民政府)
(四)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努力增加社会事业投资,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018年重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广电、民政、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0979万元。
1.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农村薄弱学校改建工程,加快推进南丹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项目,开工建设里湖王尚小学、城关镇中学迁建等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00万元;计划竣工南丹县八圩瑶族乡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南丹县第四小学运场及校园附属工程、里湖瑶族乡中学扩建工程、南丹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7179万元;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里湖王尚幼儿园、南丹县第二幼儿园、南丹县第三幼儿园,年度完成投资1000万元。(牵头单位 :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征地拆迁办,涉及乡镇人民政府)
2.卫生、食品药品检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年内竣工南丹县工人医院医疗业务综合楼、南丹县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加大南丹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牵头单位:县卫计委、县食药监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
3.就业、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就业、养老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推进南丹县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进度,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00万元;加快推进南丹县养老服务园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山口林场;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环保局、县国投公司、九龙沟林业公司)
4.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发展和壮大旅游业打下坚实基础。2018年围绕全域旅游开发,重点建设南丹县“千户瑶寨·万户瑶乡”扶贫旅游、丹炉山旅游景区等项目,积极谋划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7500万元。(牵头单位:县旅游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环保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发改局,山口林场,吾隘镇人民政府)
5.商贸服务项目。重点推进广西南丹金海涉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等2个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500万元。(牵头单位 :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业局、县征地拆迁办、县综合执法局、县公安局)
(五)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脱贫攻坚基础
农业方面:开工建设“十大百万”高效标准示范区南丹县长寿生态富硒产业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基础设施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000万元。加快推进南丹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300万元。(牵头单位:县农业局、县国投公司;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贫攻坚指挥部移民搬迁专责小组、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产业开发专责小组)
林业方面:开工建设南丹县2018年造林项目、2018年核桃造林项目、山口林场2018年造林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916万元。大力推进南丹县千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80万元。(牵头单位:县林业局、县核桃局、山口林场;责任单位:涉及乡镇人民政府)
通屯道路建设方面:整合力量加快推进2018年计划脱贫摘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000万元,新建、改扩建贫困村20户以上屯级道路215条430公里,便民桥梁42座499延米;修建水毁项目30个。(牵头单位:县扶贫开发办;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1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建设,项目年内完工并完成投资720万元,加快推进南丹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牵头单位:县文广新体局、县档案局;责任单位:涉及乡镇人民政府)
(六)大力实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开工建设南丹县2018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第一、第二期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683万元。加快推进南丹县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发电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000万元。完成曹渡河(茅草桥)升压站—丹阳站22kv线路工程(南丹段)建设,年度计划投资12348万元。(牵头单位: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调处办、县林业局、县国土局、县发改局、县安监局、县水电公司,涉及乡镇人民政府)
南丹县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县产业转型升级体制增效,根据《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办公室、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活动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办发〔2018〕2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提质年活动为抓手,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为重点,以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方向,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努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8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9%;工业投资增长10%。新增“四上”规上企业12家,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均增长3.5%以上。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0万人次以上、增长20%以上,旅游总消费35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旅游投资增长51.6%以上)。完成房地产开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继续化解过剩产能,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指标;全面落实自治区“降成本41条”“新28条”措施,深入实施河池市降低企业成本、推进实体经济稳增长35条措施,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继续争取自治区支持,积极争取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粮食生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继续推动商品房去库存,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2018年全县商品房实际登记销售面积力争达8万平方米,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控制在30万平方米以内。(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农业局、县粮食局、县农经局、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推动工业创新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和集聚力,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相关政策措施,河池·南丹工业园区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6亿元,围绕主导产业重点推进10个重大项目,力争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1个)。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年内基础设施投入6600万元,园区完成工业投资6亿元。加快推进龙马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入园落户。力争建成1个10亿元产业集群,2个投资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紧抓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大机遇,继续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行动,加快重点技改项目、工业大数据试点和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建设,强力推动有色金属、电力、饮用水和特色酒、碳酸钙等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93亿元。积极配合市级工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企业“惠启贷”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牵头单位: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金融办、河池·南丹工业园区管委会、龙马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5万吨以上。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增 点、扩面、提质、升级,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 升级,到2018年末,开展1个以上(含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或田园综合体建设,力争新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59个,其中县级示范区5个,乡级示范园10个,村级示范点44个。巩固提升已获认定的示范区(园),不断提高示范区发展质量效益,推动示范区晋位升级,引导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转型升级为自治区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新种核桃0.5万亩,补造1.2万亩,补植2.0万亩;新种“三特”水果1万亩;新种油茶1.5万亩、低产改造0.2万亩;新增糖料蔗种植0.2万亩;新增桑园0.1万亩,低产改造0.05万亩;完成板栗低产改造0.5万亩;新增肉牛肉羊0.27万头(只);新增香猪(含黑土猪)0.46万头;新增淡水生态养殖0.64万亩;新增建设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1.1万亩等年度目标任务。“十大百万”每个产业至少打造1个高效标准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十大百万”产业影响力,引领带动贫困户产业增收作用更加凸显。发展一批“绿色长寿养生”品牌,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行绿色种养模式,新增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1个以上,创建1—2个南丹公共品牌。(牵头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粮食局、县水果局、县林业局、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核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产业”工程,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继续夯实商贸流通基础,规划和建设一批专业化程度高、集散力强的综合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链发展,全面落实广西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养生养老小镇、1521养老示范工程。以“全域旅游”和“旅游+”为先导,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探索建立智慧旅游信息大数据平台和电子商务系统,确保全县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旅游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以上, 创建1个以上国家A级景区、1个以上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1个以上星级汽车旅游营地1家以上星级旅游酒店。深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创建广西名牌2个以上,培育1家以上优势企业申报第四届主席质量奖。(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民政局、县旅游局、县工商质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谋划修编南丹县乡村振兴相关规划。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形成全县统一完整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成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12个以上、家庭农场11家以上;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以上。建设“智慧乡村”,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等农业新业态。加大培训力度和实践锻炼,树立良好干事创业导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8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牵头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农经局、县住建局、县工商质监局、县乡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众创空间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扶持机制。探索完善政产学研联动机制,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和专利倍增计划,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80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39件以上,完成引进科技成果转化1项以上。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遴选一批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培训,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1家以上。加快推进我县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县级科技孵化器或众创空间1家以上,力争通过市级认定。(牵头单位:县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工信局、河池·南丹工业园区管委会、龙马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化各级党委(党组)抓改革落实的主体责任,不断激发改革创新创造活力。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放、管、服”,国企国资,产权保护,财税金融,养老保险等重点改革。深化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农业农村、教育文化、林业林场、医药卫生改革,力求形成一批具有南丹特色、具备推广价值的改革成果。大力推进落实国家电力配售电体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积极参与自治区构建“四维支撑、四沿联动”开放发展格局,积极配合市级立足建成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南向通道节点城市目标,更深更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与西南六省(自治区、直辖市)合作共建,推进提升区域合作开放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东盟、面向大西南,通达粤港澳深及沿海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道。进一步扩大与泛珠三角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交通、产业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重点抓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商务活动签约项目跟踪落实,落实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更多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去”,吸引更多战略投资企业“走进来”,加快构建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局、县教育局、县文广新体局、县林业局、县卫计委、县工商质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审改办,各乡镇人民政府)